年代
唐玄宗天寶五年(745年)
尺寸
高147公分,寬410公分(全幅尺寸)
揭取
1952年西安市東郊蘇思勖墓室東壁揭取
說明
樂舞圖畫面長4.1公尺,佔據蘇思勖墓室整個東壁,因篇幅巨大,揭取時分割成了三塊。整個畫面由三部分組成:中間舞蹈者,頭戴尖頂蕃帽,身穿圓領長衫,足蹬錦製軟靴,正旋轉起舞。其左側是五人樂隊,一人坐彈箜篌,一人坐彈箏,一人跪著吹篳篥,一人站著吹排簫,一人站立右臂前伸似伴唱或指揮。右側是六人樂隊,一人坐彈琵琶,一人跪著吹笙,一人跪著拍銅鈸,一人站立吹橫笛,一人站立擊拍板,一人站立右臂前伸似伴唱或指揮。舞者腳下鋪的是綠色氍覦,樂隊分別鋪一張黃色氍覦。
學者們根據畫面中舞者的動作和神態,認為其表演的舞蹈有可能是來自西域的胡騰舞。壁畫中的舞者深目高鼻虯髯,正是胡人形象。據考證,胡騰舞是中亞昭武九姓的石國(今烏茲別克的塔什干)流行的一種舞蹈。主要由男子表演,速度快,動作激烈,屬於健舞。北朝時期傳入中國,是深受上層社會喜愛的胡舞。
而圖中的九種樂器分別是是豎箜篌、搊箏、篳篥、排簫、曲頸琵琶、笙、橫笛、拍板、小銅鈸,根據樂器種類和組合判斷,此樂舞圖表現的應是盛唐流行的、以胡樂為基礎而融合了漢族傳統樂舞特點的胡部新聲。
初唐時期,皇室貴族和高級官吏的墓葬中多繪有表現歌舞伎樂內容的樂舞圖,但內容不一,位置也不固定。到了天寶年間,樂舞內容基本固定在了墓室東壁,內容也多是樂隊和舞者組合而成的、場面較大的樂舞隊。之後,尤其是到了九世紀初,墓室東壁繪製樂舞的——尤其是胡舞——幾乎沒有出現,這可能是「安史之亂」後,唐朝社會對胡風盛行現象進行深刻反思轉變了社會時尚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