闕樓圖 II

 

年代

唐中宗神龍二年(706年)

尺寸

原高304公分,寬296公分

揭取

陝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墓道東壁揭取

說明

此圖位於墓道西壁。闕樓由廡殿頂、屋身、平座和墩臺組成,闕臺均呈上小下大的梯形。闕樓的木構部分均為紅色,欄杆等交接處有金銅包飾,十分華美。唐代建築因其年代久遠、歷經戰亂,現今多已不存。闕樓圖的出土提供了唐代宮殿建築形制的最好例證。

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長子(682—701年),也是中宗李顯與韋皇后所生的唯一的兒子。大足元年(701年)去世,西元705年中宗重新即帝位後,追贈其為懿德太子,將其靈柩從洛陽遷回乾陵陪葬,並給予「號墓為陵」的最高禮遇。 闕,《說文》解釋「門觀也」,《中華古今注》卷上解:「闕者,觀也,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,所以標表宮門也,其上可居,登之則可遠觀,古謂之觀。人臣將相,至此則思其所闕(缺),故謂之闕。」可知,闕是夾門而豎立的一種建築,並具有一定的禮儀意義。闕在漢代就很流行,按等級有單闕、雙闕、三出闕。三出闕是等級最高的一種建築形制,只有皇帝居住的宮殿、死後藏身的陵墓才可使用。